天然水晶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



\編輯部 Phoebe Lu
發表日期 : 6 11, 2021

這週末將迎來端午連假,由於疫情關係盡量不外出、返鄉,民眾除了待在家吃肉粽,也能趁著端午節這天為自己開運招財。

10日知名命理師湯鎮瑋就在臉書上傳直播影片,提到端午節是華人三大節氣之一,14日這天正值季節轉濕熱之際,磁場巨大且混雜,正向能量卻是最旺,若能把握絕佳的開運時機,就有機會獲得好運,一掃疫情陰霾,對此他整理出個除穢招財法。

湯鎮瑋

文章標籤

e4c2s0wa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天然水晶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
編按: 買房焦慮 是越來越多年輕人共同的煩惱!畢竟買房好貴,但不買房感覺又沒有辦法證明自己的成功。也因此越來越多人陷入這種兩難的困境。本篇文章將告訴大家如何理性評估該不該買房?以及如何克服買房的心理障礙!

過年期間,我看到網路上一些梗圖,談的是如何應對長輩們的逼問,譬如說,賺多少錢啊?什麼時候生小孩啊?有沒有買房等等的問題。怎麼樣機智的回答是一回事,但很多時候,出社會十年以上的同學們如果過年開同學會,其實也很難不討論到買房的事。尤其我們身邊的人大多是上班族,收入相對穩定,但成長率也很容易預測,爆發成長的可能性相對低。所以大家對新年的新希望都是希望加薪升職,希望透過收入提升來完成未來的理財目標,也就是等存夠錢了再買房。但問題在於上班族們可能忽略了開發其他可能的資源,如果可以提早規劃買房,他們就能夠戰勝其他 80% 的上班族。也就是說,我認為上班族應該至少花 30% ~ 50% 的精力來規劃買房,具體該怎麼做呢?還是你本身其實是有買房焦慮的呢?我們今天來談談這個題目。

兩條收入來源:工作和買房

可能我周圍的朋友年紀都有一點了吧!有時候吃飯時就會聊到,「如果不上班了,要幹嘛?」現場總是一陣沉默。不是尷尬的沉默而是嚴肅的沉默。確實,大多數人上班上了一輩子,他們的收入管道就是單一的薪資收入。如果他們沒有辦法升職加薪,那他們就沒有第二個收入來源,當他們不上班了,他們的人生也就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,也就可能會陷入迷茫的狀態。

如果時間可以倒流,回到剛出社會的時候,小資們一開始就應該設定兩條收入來源:工作和買房,將自己的 50% 精力投入到工作上,用來實現升職加薪。還需要將剩餘的 50% 精力用於,找到儘快存到頭期款來獲取房地產的機會。這個時候,上班就是為了存頭期款買房、還房貸,而房子一方面有增值的機會,又能帶來安全感。我們也有更好的動力去工作、提升技能,並且有更好的社交圈,這反過來也會輔助薪資收入的提升,甚至會有更多人生改變的可能性。

延伸閱讀>>>

第二條收入的來源,去送外賣,或是股票或金融投資可能是你最容易想到的,但其實還有其他可以嘗試的,例如說寫作自媒體協助記帳做網拍等等。某些你有興趣的工作甚至可能會變成你人生的第二條路。其實,我也做過網拍,賣過精油跟化妝品,顯然我不是很會做生意,也不太懂得控制進貨的成本,甚至不懂得拍照,談到做生意或許你比我有天份,說不定你可以試試。

學會運用槓桿,買房不是夢

許多人習慣於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」。總覺得,借錢就是欠人家的,心裡不踏實。或者認為以後要繳房貸,等於是要當屋奴當三十年。當然這樣想本身也沒什麼錯, 另一方面,你也可以換個角度想,學會運用槓桿原理,你將有機會重新打開認識世界的大門。怎麼說呢?

簡單來說買房的槓桿就是:經由小比例自備款,撬動大比例房貸。例如,你要買一間 25 坪的房子,每坪是 20 萬元。如果是全額現金的話,我們需要準備 500 萬元。但如果運用槓桿的話,你可以選擇自備 20% ,向銀行貸款 80% ,這樣一來你只需要 100 萬元就能買到 500 萬元的房子。當然槓桿的作用還體現在房子漲價的效益。舉例來說,如果 5 年後房價漲到到一坪 30 萬,你的房子就值 750 萬元。 5 年 250 萬元收益, 100 萬元本金,總報酬率是 250% (暫不計房貸利息),年平均報酬率是 50% 。這就是槓桿的威力。

文章標籤

e4c2s0wa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天然水晶

本文章廣告來源:google廣告

  房市挺過疫情不跌反漲,住商不動產統計發現,六都近1年交易量均突破1,200筆,且都以住宅大樓為主,臺北市近期更出現豪宅移轉,平均成交單價站穩200萬元大關;臺灣房屋更發現,六都房價與疫情前相比「全數上漲」,主因除了疫情控制穩當、利率處於低檔外,建築成本提高、房地合一新政也讓價格易漲難跌。

  住商不動產統計六都近1年來公寓、華廈、住宅大樓與透天的每月平均交易數,都超過1,200筆,其中以新北市平均3,475筆居冠,臺中市2,559筆第2,其餘依序為高雄市2,439筆、桃園市2,430筆、臺北市1,597筆與臺南市的1,273筆。除了臺南市近半數以透天厝為主外,其餘都會區以購買大樓最多。

  除了交易熱絡外,近期臺北市實價揭露更出現市民大道豪宅「潤泰敦峰」移轉3戶,平均成交單價都站上200萬元。而近1年來「仁愛帝寶」及「0NE PARK元利信義聯勤」分別有2筆、4筆交易,平均每坪價格271萬元、246.6萬元,打破豪宅臨高架難寫天價的魔咒。不僅說明產品力才是關鍵,也顯示臺北市豪宅市場競爭持續白熱化。

  臺灣房屋對比六都房價變化,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較,房價全數上漲,其中臺南市從均價14.5萬元提高至16.7萬元,漲幅15.2%最多,其他五都分別有5.5%~11%漲幅,臺北市從62.3萬元漲到68.9萬元為北三都之最,桃園揮別1字頭,均價從19.5萬元上揚至20.2萬元。

 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,房價不降反漲有4大原因,1.「疫情控制穩當」僅近期帶看暫緩,而整體買氣需求仍旺;2.「遊資豐利率低」各國紓困救市加上利率低檔,高資產族求抗通膨積極出手;3.「建築成本提高」土地缺乏加上營造業缺工缺料,帶動房價漲升;4.「房地合一新政」劍指預售屋,部分建商延到成屋再賣,使得市場供給減少造成價格易漲難跌的趨勢。

【2021-07-27 卡優新聞網】https://www.cardu.com.tw

東森折價券

e4c2s0wa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